瞭望丨全面深改,要坚守“三条底线”不动摇
△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 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最为关键的是,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不能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不能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能变
◆ 突出了决定改革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的根本改革观——改革的前提保障、改革的根本性质、改革的总体目标、改革的检验标准和根本目的
坚守全面深改“三条底线”不动摇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程姝 张康喆
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11月20日召开。会议站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和推进改革,审议通过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方方面面,为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确定了任务、完善了规则、明确了要求。
会议指出,最为关键的是,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不能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不能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能变。
“在十九大后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的首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事关改革全局的‘三个不能变’,划出了全面深改必须牢牢坚守的‘三条底线’,这不仅向全党、全国人民彰显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改革的坚定信心,而且突出了决定改革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的根本改革观——改革的前提保障、改革的根本性质、改革的总体目标、改革的检验标准和根本目的。”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田应奎说。
“坚持‘三个不能变’,是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4条基本方略的体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金民卿看来,“三个不能变”具有决定性意义,“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一定要牢牢把握正确方向,牢牢坚守改革目标和立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坚决破除了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推出1500多项改革举措,形成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迅猛态势,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
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多位专家认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过去五年改革丰硕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深化改革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三个不能变”是继续改革必须坚持的最基本的原则、最根本的认识、最核心的要求。
“在中国,要保证改革方向的正确,就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革要不忘初心、沿着正确的目标向前走,总目标不可动摇;改革要有正确的价值指向,就要‘以人民为中心’。”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说,“三个不能变”明确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要义。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坚持“三个不能变”,从新时代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有利于强化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加强改革顶层设计,有利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不断加快改革进程。
中国改革开放即将迎来第四十个年头;三年后,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步入新时代,面临着经济社会双重转型、利益格局深刻变动、矛盾冲突多发易发等多重考验,改革开放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改革方向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近4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改革之所以能够持之以恒地推进并取得成功,得益于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迟福林说,“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更需要发挥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这一最大的政治优势。”
“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这是中国一切工作、领域的最核心要求,也是我们能取得改革成效最重要的法宝。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革才不会偏离方向,才不会走上歧路。”辛鸣说。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改革、建设的主心骨,其政治地位不可替代。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我们党96年的历史发展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能干事’,更能‘干成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就是党的领导。”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虎学说。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鄢一龙说,“我们党长期执政,能持续地从长远角度考虑改革和发展的大势,更能从人民的整体利益去谋划协调,这就让人民和国家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有了现实依托。”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具体部署,并强调,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坚决维护中央权威,确保政令畅通,坚定不移实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
随后,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相继成立。从2015年起,每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听取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这已成为实现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安排。
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多个领域,其广泛性、深刻性前所未有。面对目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多元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诉求相互交织碰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复杂程度同样前所未有。因此,带领中国跨过关键历史关口的掌舵人尤为关键,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尤为重要。
“例如,行政体制改革中,行政管理有其内在规律,但如何能让这套规律更好地发挥出应有作用,要靠党的领导来实现。党政分工,绝非是党政分开。不能借口行政管理体制要按照现代方式运行,而有意无意地削弱党的领导。”辛鸣认为,行政管理体制的具体运作需要专业部门负责,但其运行目标、方向等大问题,都要靠党的领导来把握,才不至于走偏。
国企改革同样如此。“如果在国企的现代企业制度里,只有董事会、经理会、监事会,而没有党委会的话,就可能会让国有企业成为少数利益群体甚至外国资本积累财富、占领中国市场的‘自留地’。”辛鸣说,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本质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国有企业改革绝对不能成为单纯的盈利机构,绝不能离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强化党的意识、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
“国有企业真正明确了该干什么、是为了谁,因此活力大增。党的领导确定了改革正确的大方向,能让改革真正成为人民所期待的改革。这一点是不可以模糊的。”辛鸣说。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在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充分认识并处理好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与各领域改革发展规律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要树立党的领导的意识,要让党的领导力量向社会有效延伸,不留空白和死角,不能弱化、虚化、边缘化。“党的领导,不是业务领导,而是政治领导,要体现在改革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每一步。从顶层设计到具体贯彻落实,都要在党的领导之下进行。”辛鸣说。
另一方面,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
田应奎说:“只有党自身的科学领导能力、民主领导能力、依法领导能力越来越高,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越来越好。这就是‘打铁必须自身硬’。”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不能变
全面深化改革,每一步都精心布局、运筹帷幄。
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立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田应奎认为,“这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观。”
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迟福林认为,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义思想的重要体现。
“这个总目标要始终坚持。只有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良好的生产关系,提供保驾护航的制度体系;只有体制运行、管理能力实现现代化,才能使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北京大学教授、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咨询部部长张春晓说。
“总目标由两句话组成,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道路;后一句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就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辛鸣说,两句话都讲,才是完整的。
金民卿说,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要改变过去一些不适宜的做法,但绝不能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前提坚决不能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问题的实质是改什么、不改什么,有些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也是不改。”
多位受访专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离开这条道路就不可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对此,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和战略定力。
中共中央党校校委委员、副教育长韩庆祥教授表示,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国家制度对于国家的前途命运具有决定性影响。在新时代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我们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从实践来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程已经走过了,其主要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后半程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安康幸福、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
这就需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金民卿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我们治国理政的课题,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主线。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
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
“国家制度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内在一致性和有机统一性。理解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必须从其一致性、统一性出发来把握,不可将二者割裂开来。”韩庆祥说。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制度的演进需要适应时代的变化,治理的脚步必须跟上发展的节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正处于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关键期,相比改革之初普遍受益的“帕累托改进”,今天的改革则面临着“众口难调”的难题,既要确保效率,也要维护公平;既要鼓励竞争,也要保障底线;既要尊重差异,也要凝聚共识。此外,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复杂的状况,无疑对国家治理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这需要我们处理好国家、市场、社会和公民之间的关系,破除权力缺乏有效制约的体制机制弊端,破解利益固化藩篱。”韩庆祥说。
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在辛鸣看来,“对于制约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不合理、僵化的体制机制,要毫不犹豫地改。但改之前都要问一句,是不是朝着总目标这个方向向前走?改革过程中如果动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果没有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那就是错误的。”
“改革是要改变现存制度内不适宜、不完善的东西,是要健全、完善、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要通过改革抵御那些冲击社会主义制度的因素。这是改革的底线。”金民卿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到简政放权转变职能,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到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再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立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和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完善、提升,筑牢了改革的基石、激发了改革的活力、巩固了改革的成果。
“说到底,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我们一切改革的唯一目标。西方的一些社会制度可以作为手段和工具,但绝不能因此改变我们的社会性质,这根弦松不得。中国的改革绝不能走到其他道路上去。”辛鸣说。
改革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不能变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推动改革的力量源泉。
“在当代中国,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立场。”田应奎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坚持人民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努力使改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意愿、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
张春晓认为,不同于其他政党,中国共产党有着自我革命的勇气,始终是为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不忘初心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装在心中。”
“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凝聚改革共识、增强改革动力的根本保障。迟福林认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确保改革沿着正确方向推进的根本保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提醒改革者,不要把目光放到少数人身上,更不能放在自己的政绩上,一切要以人民的获得感为标准,以人民的评价为标准。”辛鸣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从改革的顶层设计,到群众的身边“小事”,无不诠释出人民利益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人民是改革的主体”这一论断,更是格外醒目。
“理解中国共产党治理的秘诀,就是要理解党和人民的关系: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鄢一龙说,党的方针政策来自人民,把人民分散的智慧集中起来变成党的意志和主张。同时又依靠人民,因为实现党的意志和主张需要通过人民的力量来完成。
改革的经验表明,人民群众是改革的评判者、是改革成果的获得者。人民群众的实践与获得感是判断改革对错、衡量改革效果的重要指标。
“改革本身并不是目的。改革只有一个指向,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改革。”辛鸣说,客观地说,在某些改革实践中存在“为改革而改革”,或者不知不觉成了“为少数人改革”的问题。“改革,如果从根本上不能使最大多数老百姓有获得感和幸福感,那就是不可取的。判定改革是否成功,要由人民群众说了算。”
为人民改革,就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就要让人民不仅成为改革的推动者、承担者,而且成为改革发展成果的拥有者、享有者。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使改革充分体现共享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迟福林说。
为人民改革不是抽象的政治要求,而是有着十分确定的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改革措施落地生根,群众的获得感逐步增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管服”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公立医院改革、城乡养老并轨、“全面二孩”等举措密集出台、强势推进,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改革的好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谋划推进改革,另一层深意就是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近40年的改革开放,每一次认识和实践上的突破和发展,每一个经验的创造和积累,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都得益于人民群众的智慧与胆识。
“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也依靠人民,二者缺一不可。”辛鸣指出,中国社会的改革之所以能成功,就在于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真诚支持、真心拥护改革举措,改革才能蓬蓬勃勃。“人民群众不支持不拥护,改革措施说得再天花乱坠也没有用。”
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
韩庆祥认为,这就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此外,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建立健全促进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既要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在制度建设和创新上多下功夫。
此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一次性审议通过了国有资产管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湖泊治理、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宅基地制度改革等十多项改革事项,大部分与民生福祉紧紧相连,充分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
“特别是在经济改革中,一定要针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来化解,这是改革的切入点。”张春晓说。
以国企改革为例,张春晓认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牢牢把握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主线就是人民,人民是股东,人民是国企的主人。要以这条主线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资管理体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压舱石。”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航程已经开启,新一轮改革大潮正风起云涌。LW
刊于《瞭望》2017年48期
延伸阅读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 王磊
监 制 | 潘燕
编 辑 | 唐朵朵
觉得不错,请点赞!